“2014年以來共處置扶貧領域問題線索251件,立案審查42件59人,問責23件23人;下發監察建議書7份;通報38期217人,開展約談114次757人。”這是劍川縣五年來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成績單。
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,劍川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黨委、紀委監委對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部署要求,聚焦重點、精準發力,強化監督執紀問責,用最嚴的紀律、最硬的作風、最實的舉措保障脫貧攻堅成效。
全面壓緊壓實攻堅責任。該縣出臺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細則、脫貧摘帽考核懲處六項規定等制度,細化任務目標,明確縣處級領導、縣直部門、省州駐劍單位、鄉鎮黨委政府、村“兩委”、駐村扶貧工作隊攻堅責任,形成了“加壓明責、分級負責、擔當履責、督導盡責”的合力攻堅責任體系。建立村級攻堅責任落實機制,堅持力量下沉、關口前移,分區域包干負責、分專業牽頭落實政策措施,細化量化幫扶責任。
持續強化監督執紀問責,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。該縣出臺《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》,對工作中的傾向性、一般性問題和薄弱環節及時提示預警,對問題線索集中的鄉鎮、村開展重點督辦,對典型、重要問題線索實行直查直辦,深入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,對“微腐蠅貪”實行零容忍。2019年以來實行“一月一通報”工作機制,對典型問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,督促問題解決。2014年以來先后成立監督檢查組264個,累計開展檢查26次;處置扶貧領域問題線索251件,立案審查42件59人,問責23件23人,其中給予警告處分18人、嚴重警告處分14人、留黨察看處分1人,撤銷黨內職務處分2人、開除黨籍處分22人,行政記過1人,責令辭職1人。
同時,該縣出臺脫貧攻堅工作問責暫行辦法,聚焦干部“慵懶散浮拖”問題開刀亮劍,在常態化開展日常監督檢查的基礎上,以扶貧日記、入戶手冊為載體、以考試考核為抓手、以抽查督查為手段,每月對100名干部職工扶貧政策掌握情況、結對幫扶情況的進行抽查,強化駐村工作隊管理,對幫扶責任不落實、政策措施不能“一口清”的幫扶干部和履職不到位的駐村工作隊員采取扣罰月績效獎勵、電視臺曝光通報等方式,倒逼責任落實,累計抽查732人,通報8期119人。
堅持“當下改”與“長久立”結合,抓實問題整改。該縣緊盯扶貧領域監督檢查、考核評估、民主監督等反饋問題整改,開展“大遍訪大排查”“找問題、補短板、促攻堅”等專項行動,實施“問題墻+回音壁”制度,常態化跟蹤督促問題整改落實。建立“紀委專項檢查、主責部門重點督辦、督導組全面督導”工作機制,設立“兩不愁、三保障”突出問題熱線,開通“群眾訴求”平臺,全方位開展督查指導和明察暗訪,實現督導全覆蓋、整改全覆蓋、回訪全覆蓋,推動各類問題整改銷號清零。累計排查、整改各類問題1731個。
此外,制定加強脫貧攻堅巡視巡察反饋意見整改監督檢查的工作方案,持續抓好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巡察“后半篇文章”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協同聯動,加強對各級黨委(黨組)巡視整改的日常監督,督促各級黨組織切實抓好巡視整改,涉及鄉(鎮)村“一把手”問題線索一律提級辦理和重點督辦。完成整改省委第九巡視組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劍川反饋問題26個,完成整改州委第三巡察組脫貧攻堅專項巡察劍川反饋問題39個,完成整改縣委脫貧攻堅專項巡察反饋問題155個。(李紅霞)